名为“科技公司”,实为“电信诈骗帮凶”,在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近期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程序员王某招募团队成立公司,共同开发虚假博彩程序,被境外团伙用于电信诈骗。普陀区检察院先后对王某及其公司员工等16人提起公诉。11月8日,王某及其公司员工11人(另外5人尚未判决)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至二年九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6万元至70万元不等。
兼职刷单的诱惑
下注本金有去无回
2020年10月6日,家住上海市普陀区的陆女士正在家中上网,一名昵称为“××快递”的网友请求添加她为微信好友,并备注“电话打不通”。陆女士想着可能是有快递要投送,立即通过了好友申请。然而,这名网友并没有与她聊天,而是直接将陆女士拉进了一个兼职刷单的微信群。本来就对兼职有些兴趣的陆女士在群里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添加群里发布的QQ号码刷单试试。
几分钟后,陆女士的好友申请被通过了,客服称这是垫付任务,垫付本金后按照老师一对一的指导进行刷单操作,可以赚取20%至30%的佣金,同时发来了一个社交类App的安装包。之后,陆女士在所谓的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刷单。她先在App上注册账号、绑定银行卡,然后进入软件的探索模块“博彩”页面下注了98元。开奖后,陆女士账户里变成了224元,并顺利地将余额提了现。老师告诉她只要按照他的要求下注,即使赌输还是可以获得本金和佣金返还。
就这样,陆女士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地下注,金额也越来越大。当下注到第六笔之后,她发现账户里的余额无法再提现,而另一边老师仍然以“提现”为名,让她继续充值下注。意识到自己被骗后,陆女士向公安机关报了案。截至案发,陆女士共计损失98万余元。
跨境的“事业”
开发虚假博彩小程序
经查,陆女士进入的是一个虚假的博彩小程序,该小程序为境外电信诈骗团伙所有,而开发方则是境内一家负责人为王某的“科技公司”。这家科技公司和境外诈骗团伙有何关系?这款小程序又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据了解,2017年初,程序员王某从上海回到老家,因为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便在家承接开发小程序的工作。在帮一名客户做美颜小程序时,王某得知有家境外公司在找外包做小程序开发,本着有活就干的原则,他与境外公司的对接人进行了联系。交谈中他了解到,对方需要开发一款博彩性质的小程序。评估之后,王某觉得自己单枪匹马完成不了,于是便注册了一家公司。
招募员工、租赁办公楼……王某事业的“第二春”开始了。公司由王某担任法定代表人,负责与境外联络,安排工作任务。下设四个部门,分别负责行政、开发、测试、前端等工作。
按照境外公司的要求,王某公司开发的博彩程序拥有下注和结算的功能,还设置了人为操纵开奖结果的权限。客户通过网址进入博彩平台,注册账号、充值后便可对某一期进行下注,下注的结果会被推送给境外公司,封盘后境外公司将开奖结果推回给博彩平台,博彩平台再根据这个结果计算玩家的得失。
与正常博彩采用“机器算法”不同,王某开发的程序采用的是“虚假算法”,即程序具有“提前预知开奖结果”的功能,境外公司可以手动输入中奖号码,直接控制开奖的结果。这样玩家在明,平台在暗,玩家的钱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境外公司的口袋。
违法获利超千万
老板员工均被公诉
为了逃避监管,公司员工之间不允许使用微信或QQ群沟通工作,均使用境外手机流量卡,使用VPN登录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业务联系,公司员工以居家办公的形式完成博彩程序的开发、测试等工作。
该款博彩程序后被境外公司植入多款App中,用于实施电信诈骗。今年1月,王某等16人被公安机关抓获。截至案发,王某及其公司员工分别从境外公司获取数十万至百余万元不等的违法所得,团伙累计获取违法所得数额达1000余万元。
“我为了赚钱,铤而走险。”到案后,王某供认不讳。公司的多名员工也坦言,网站的运营模式、工资发放途径、工作交流沟通模式及开发涉及的具体内容等都存在明显异常,部分网站界面内容具有明确的违法犯罪性质。然而他们心存侥幸,以为自己的工作仅涉及前端开发,只要不参与具体的资金结算及网站后续运行管理就不会触犯法律。
办案检察官认为,被告人王某在明知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具有违法性质的情况下,仍然通过招募员工共同开发、运营、维护上述计算机程序获利,其行为已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王某公司员工明知公司从事非法博彩程序开发运维业务,仍继续开发博彩程序,属于共犯。今年6月和7月,普陀区检察院先后对王某及其公司员工等16人提起公诉。
(检察日报 张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