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山东金乡蒜价猛涨 种蒜人却不挣钱 大蒜主产地没定价权

admin
2010-04-05 / 0 评论 / 62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山东金乡,一个提到大蒜就不能不提的地方。从去年的蒜价猛涨,到今年的蒜乡蒜商重金圈地,大蒜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蒜价再涨,蒜农也赚不了大钱?为什么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大蒜却引来"炒"声一片?中国的大蒜产量占世界的七成多,为什么却难掌大蒜的定价权?明知深加工附加值高,为什么蒜商和企业却"沉浸"在小打小闹中不能自拔?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金乡乃至中国大蒜产业的发展。

  蒜价涨10倍,蒜农为什么还发不了财?就这几亩地,规模效益难实现

  大蒜之乡金乡并不是繁华的大都市,豪车在这里却并不少见,都是托大蒜的福,不少人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子。但是,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不是靠种大蒜,而是靠卖大蒜发家的。

  金乡县羊山村的蒜农陶大婶说得很实在,“种蒜的永远发不了财。”2009年那么高的蒜价,陶大婶一家五口种一亩多蒜才挣了1000多元,只够买一家人一年三分之一的粮食。

  大蒜还在地里,鱼台县罗屯乡孙楼村的梅大娘就和老伴出去给别人剥蒜挣钱,剥一斤蒜能挣3毛。今年她家种了9亩蒜,以目前4000元/吨的高价计算,9亩蒜产9吨,收入3.6万,但扣除每亩1500元的成本,纯挣只有2.25万,这个数字离发财的距离还很遥远,但付出的劳动却很艰辛。

  “不单是蒜农,很多中国的农民都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获取的价值最少。农民的劣势在于无法形成规模化效益,即使大蒜每斤卖10元,农民手里还是那些数量的蒜。”山东一品集团执行总裁曹梦辉认为。

  那蒜农为什么不能大规模种植、机械化运作呢?“土地数量是一定的,只能从提高单产和劳动效率上下功夫。但大蒜产业对人工的依赖非常大。从种植开始,一瓣一瓣种上,蒜瓣必须一头朝上、一头朝下,到一根一根地拔蒜薹,再到一头一头地刨蒜,剪蒜胡、蒜杆,晾晒等,都很难实现机械化,这就决定了劳动效率很难有大的提高。目前的单产也上不去。一家一户的散户,想实现规模效益,谈何容易。”金乡县农业局局长史为满感慨。

  非必需品,大蒜却为何“炒”声一片?市场供需变化所致

  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大蒜却享受到了殊荣,“蒜价疯涨”、“游资炒作”等字眼,山西煤老板、温州炒房团等全国惹眼的群体,都和大蒜挂上了钩。但是,蒜农对这些并不领情。

  “不要对我说炒蒜,我很反感这个词。”在记者面前,金乡县金一村书记周雪峰毫不客气地说。作为蒜乡的村支书,周雪峰替蒜农、 蒜商打抱不平:“蒜价波动是市场供需的正常反映,无需大惊小怪。蒜价降的时候,由于国家没有收储,蒜农、蒜商只能自认倒霉。好不容易遇到个好行情,‘暴涨’、‘暴富’的评论就来了,我们暴赔的时候谁管了?这不公平。”

  曹梦辉也表示,所谓炒蒜,实际上是舆论在炒,而不是商业机构或者个人通过散布虚假消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投机手段来炒。“当然,除了供需关系,其他影响因素也很多,比如说对市场的信心因素,但这些也不是‘炒’,只是心理预期。”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大蒜市场确实存在炒作的行为。该人士认为,大蒜市场的资金大部分都掌控在散户手中,一旦有资金介入,很容易撬动市场。因为散户很难对整个市场有宏观把握,容易形成盲从心理,集体买进或卖出,从而造成大蒜价格的大起大落。“当然,大蒜价格主要是受供需变化的影响。2006年蒜价高,2007年全国的种植面积激增300万亩,2008年蒜价又马上大跌。”

  中山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则柯更表示,即使有人为炒作大蒜的做法,又有什么错?股票市场的大进大出都理直气壮,商品市场的购入售出为什么要受到责难?

  大蒜主产地,为什么没有定价权?产品附加值低,蒜商信息不畅

  2010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世界三大矿山巨头的强硬态度让人印象深刻,只因为他们兜里揣着世界上大部分铁矿石。但怀揣世界七成多大蒜的中国,却对大蒜没有定价权,这让周雪峰耿耿于怀。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7年中国大蒜的种植面积是1260万亩,占全世界的78%左右。2009年,中国大蒜出口150万吨,占全世界大蒜出口量的75%左右。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每年在金乡交易的大蒜高达260万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通过金乡出口的大蒜更占中国大蒜出口量的70%。

  但中国和金乡都没有定价权。同样质量的大蒜,价格却比美国的大蒜低不少。“价格高的时候,我们的出口价是5元/斤,但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却高达每斤24元人民币,利润大部分都被国际客商赚走了。”周雪峰说。

  曹梦辉也说:“大蒜经过出口商,转到国外的进口商手里,进口商在本国经过批发、零售环节,进到市场,每个环节的利润基本都是20%。”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三个:首先,大蒜只是低附加值产品,与铁矿石不同,它不是垄断性质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与我们相邻的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劳动力成本也很低,如果我们价格很高,进口商就会转向这些国家。”曹梦辉说。

  其次,中国大蒜的出口遇到了不少贸易壁垒。“比如巴西对中国大蒜征收反倾销税,每吨480美元的从量税和36%的从价税,如果我们出口价格再高,就无法与其他大蒜出口国竞争了。”曹梦辉说。

  再次,农业部专家徐柏园在分析金乡大蒜购销队伍时指出,目前,金乡农民的购销组织,很多只是赚取一点手续费。很多农民本身,对现代营销知识、国际贸易规则、国内外市场调研,特别是国际市场的价位等,都知之甚少。

  大蒜深加工,为什么在国内是短板?技术、资本、市场开发等都欠缺

  不可否认的是,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要远高于初级产品。“大蒜在加工出口环节的毛利率通常为10%,但深加工的毛利率在30%—45%左右。”曹梦辉说。

  中国是世界大蒜主产地、主要出口地,但出口的产品却以低级产品为主,大蒜深加工一直是短板。

  曹梦辉说,中国出口的保鲜类大蒜有150万吨、腌渍类2万吨,这两类都是初级加工,脱水类15万吨、顶多只能算中度加工。700多家出口企业,只有三四家从事深加工产品出口。

  康宝莱的一瓶强力大蒜素(120片),售价188元,但大蒜素的提取在国内只有个别企业能完成。“400吨大蒜能提取一吨大蒜素,国内每年只生产50吨大蒜素,消耗2万吨大蒜而已,深加工没有规模,也是大蒜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谁都知道深加工赚钱,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在鱼台县农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薛保华办公室的墙上,贴着该县2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的名单,其中四家企业是做大蒜的。

  四企业中,目前鱼台县鸿远蒜粉厂因环保技术不达标停产了。另一家做出口的因前几年行情不好改做编织袋了,剩下的两家只是做收储冷藏的。

  金乡县商务局副书记周兆胜表示,金乡正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争取在大蒜科技上有所突破。

  “做深加工,不是一句话的事,涉及到技术研发、资本投入、市场开发等各个环节。”曹梦辉说,“虽然发展深加工很难,但从长远看是大势所趋,这需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进一步发掘。中国大蒜主要是鲜食,较为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深加工产品才能打开市场。简单来说,以前拌凉菜要先买蒜后捣蒜,以后直接就能买蒜泥,这意味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0

评论

本站关闭了所有页面的评论